近年来常听到一个词叫“中年危机”,人到中年,在外要面临比自己更加有活力的年轻人的竞争,在家要承担养家的重任,对上要照顾老人,对下要抚养孩子,这本身就已经让人焦头烂额了。而同年轻人比,中年人又似乎缺少“爱情”的滋养,他们的婚姻关系总没有年轻人那样富有激情,只剩下单调和乏味。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年夫妻之间的爱还可以有怎样的“浪漫”?
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可能是电影《匆匆那年》中穿校服的少男少女青涩的牵手,可能是《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和露丝的炙热深情。我们常见的爱情故事,无论是怎样的话本,男女主角好像都有着一副年轻的面容。爱情仿佛成了年轻人的专利,郭靖黄蓉在《射雕英雄传》里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当他们成了《神雕侠侣》里的中年夫妻,就顿时乏味了起来。
难道中年人的爱情,只剩下不温不火了吗?
放松是爱的本真
我很喜欢这个词语,“放松”。如果细细去体会,那可能是这样一种感觉:身体的每一寸皮肤、每一处关节、每一个细胞。都能在这段关系里松弛下来的感觉。
但很多时候,我们在一段关系里却无法拥有这样的状态。相反,有一些人非常地努力:有的人不允许自己长胖,不允许自己不好看,担心这样对方就会不喜欢自己;有的人不允许自己示弱,不允许自己不勇敢,担心这样对方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坚强;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强势,不允许自己太理性,担心这样对方就会觉得自己不够温柔。
所以,人们要很费力地在关系中经营,去抓取对方。实际上,如果两个人能够在一段关系中一起成长,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关系应该是具有抱持功能的。
在这个关系容器中,人们那个紧绷的、痛苦的、无法自我接纳的部分,会慢慢地被看到和接纳,然后舒展开来。慢慢地你不再把所有首饰都穿戴身上,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简洁服饰;不再把脸上的每个部位都浓墨重彩,而越来越爱素面朝天的自己;不再每天很多次联系对方,把对方的每个需求都当做圣旨来执行,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需求同伴侣平等相处。曾经停留在潜意识中的“不允许”将逐渐被你自己接受,你允许自己在关系中呈现更多自我的需求和节奏,做更加真实的自己。看起来你更加自我了,但同时这段关系也更加放松了。
有一期节目,傅首尔难得没有吐槽老刘,而是说了一段这样的话:“我是那种最有上进心的女人,但我反省我自己,我不是一个最好的伴侣。十一年了,我在天桥上对你说的那些话今天都实现了,但我知道你过得并不快乐,这是我婚姻里最大的遗憾。今天我终于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但我从来没有问过你,这是你想要的吗?”那一刻,我被这个女人打动,甚至心底发出一个声音:“老刘肯定很爱这个女人。”因为,这段关系里有很深的理解,而理解是具有功能性的。
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人在成长的最早期,母亲能否比较好地共情孩子,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为他提供一个包容接纳的养育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个部分顺利的话,那么孩子的心理就能够从早期的童稚状态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
从关系的角度来说,当我们放下自我的立场,去深刻理解到伴侣的需要,与对方的情感保持同频共振时,那么这段关系就可以同时容纳两个人的情感和需要。而基于这份理解所建立的关系链接,也是深刻的、滋养的、具有修复性的。
傅首尔在她的那段发言里,同时也提到了“遗憾”。而“遗憾”可能就是生活的常态,有时候我们无法在关系的早期,就拥有这份豁达。那时,我们也许为了满足自己想要更好的愿望,就逼着伴侣换工作多赚钱;为了自己升职,就把时间全部花在工作中,而冷落了另一半;我们也许只能看到自己在关系中的感受,体会到“和他/她无法沟通”的委屈,却感受不到伴侣“他/她对我各种忽视”的愤怒。
陪伴是最长情告白
作者 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汪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转载需经本报同意并注明出处
全国各大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5-13
点在看,把健康分享给大家
Source link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info@newsforman.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newsform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