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其他流行的鸡尾酒,萨泽拉克(Sazerac)多少也算一款比较小众的老饕鸡尾酒。它历史悠久,但是我此番不想追溯它的历史。萨泽拉克的外型特征使得它非常容易辨认,在小巧且凝结冰霜的杯子中,放入搅拌好的冰冷烈酒,并且坚决不加入冰块。乍看上去,很多人会认为萨泽拉克似乎是一款浓缩版的老式鸡尾酒(正如浓缩咖啡之于美式一样)但实际上它有着自己的一套结构和逻辑。作为一个老式鸡尾酒(Old Fashioned)类型的爱好者,我也必然不能错过这款经典鸡尾酒。
萨泽拉克的核心其实并不复杂,作为基酒的黑麦威士忌,糖、佩肖(Peychaud)苦精,以及洗杯所用的苦艾酒或替代酒,这个替代酒可以是 Herbsaint(萨泽拉克酒厂自己出的一款苦艾酒替代品),也可以是潘诺(Penord)茴香酒。不过,在我的个人总结之中,我其实更愿意将这些因素简化为三点:烈酒、甜味剂和八角茴香味。
首先,从烈酒方面来说,很多调酒师不仅仅只用黑麦威士忌,也会加入一些干邑。有人说萨泽拉克最初流行起来就是因为混入了干邑,但是 David Wondrich 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我只想说,混入一定的干邑确实会让酒的口感变得柔和一些,但也少了一些冲击力,这两类配方来说我觉得见仁见智。至于选用基酒方面,我个人认为在我能够买到的黑麦威士忌中有以下三款最适于调萨泽拉克,这三款就分别是诺布溪(Knob Creek)的黑麦、瑞顿房(Rittenhouse)黑麦以及萨泽拉克本厂出品的黑麦:
这三者在我来看算是各有千秋。瑞记黑麦不用说了,这几乎是黑麦最具标志性的品牌,没有什么道理不选择它。至于萨泽拉克的本记黑麦还用说什么?它的名字就是这款酒的代表,我也没有啥道理不去用它。这里的黑马其实是诺记黑麦,这个品牌推广过跟萨泽拉克和老式鸡尾酒相关的内容,我试验了一下,效果意外的不错,因此大家也可以根据喜好来使用。
对这三款酒的简评如下:
① 瑞记黑麦有着最活泼的口感和最轻盈的香气,但是余味比较短暂;② 萨泽拉克本记黑麦则较沉稳和内敛,香气不是很炸裂,但余味悠长,而有回甘;③ 诺记黑麦介乎于二者之间,但表现的比这二者都张扬得多,香气、甜苦两面表现的都很明显。至于选用哪一款,大家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用,我会在后面继续说一些我的思考。
其次,从甜味的角度来说,有人用方糖,有人用糖浆。我还是推荐大家使用糖浆,因为方糖给的甜度不是那么的均匀(不过假如你喜欢富有变化的萨泽拉克也不是不行)。
糖浆除了比方糖更使酒体能获得均匀的甜度之外,还有个好处是我们能够在萨泽拉克中使用德美拉拉(Demerara)糖,因为德记黄糖市面上很少有方糖款。
可以在糖浆中融入别的味道,就是我推荐使用糖浆的主要原因,此处后文还有详细阐述。不过需要解释一下,我主要反对的是使用方糖,而不是反对使用白砂糖。白砂糖和德糖(德美拉拉糖)在这款酒中的表现实则各有千秋。如果你喜欢一个干净利索的萨泽拉克,那么白砂糖的效果更好;但如果你喜欢更浓郁复杂的萨泽拉克,那么使用德糖才更符合口味要求。
第三,我之所以将第三点总结为“八角茴香味”,是因为我注意到一个事情——佩肖苦精及洗杯用的苦艾酒共有一种八角茴香味道,且在很多萨泽拉克的配方中,潘诺酒完全可以替代苦艾酒。
因此,在萨泽拉克的香气之中,八角茴香味道几乎可以说是主角之一。至于是否选择加入安高天娜(Angostura)苦精,则主要看个人的喜好,这是一个选择而不是强制。
最后,让我再说一些遇到的细节问题。
用酒洗杯(rinse)是一种技术,倒多了浪费,倒少了不够。如果不熟练,缓慢旋转倒了酒的杯子也容易让冰好的杯子升温。所以,我觉得与其慢慢折腾杯子,不如买一个小小的喷雾器。按照 Frizell 的说法,在杯口处喷个“十字”即可。
另外,我觉得萨泽拉克可以说是在家自制最方便的鸡尾酒了,用冰量比较少,对于水化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打算在家喝这款鸡尾酒,格外要注意一个事情是“控温”,尤其是在夏天闷热潮湿的时候,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杯子会迅速凝结上一些大水滴。我感觉这个还是颇有些影响“理想状态”的口感,所以还是考虑开空调后喝这杯酒吧。
以下我将谈谈我自己比较喜爱的一些配方,以及我对这些配方的思考。
1. 极简主义版的萨泽拉克
这个版本的萨泽拉克算是我尽力去实践自己小小理论的结果。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想要做到一款干净利索的萨泽拉克,那么就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减法,然后试着去扩大它的“特征”。因此,这款酒的洗杯用酒我只选择用潘诺,只为了突出其八角茴香的味道,而没有选择一些比较复杂的苦艾酒。基酒方面我只选择用黑麦,而不会加入干邑。苦精我也是只用佩肖,而不用安高天娜。
糖浆方面,我一开始选择的是白砂糖制作的单糖浆(simple syrup)。但我在阅读了《液体的智慧》之后,发现戴夫·阿诺德在制作老式鸡尾酒的时候提到了一款自制的糖浆,其主料是芫荽籽。这一下子就让我产生了新的想法,他能够用芫荽籽制作糖浆,我为什么不能试着熬一款八角茴香糖浆呢?尤其我考虑到,如果萨泽拉克的核心风味是八角茴香,那么我完全可以在糖浆之中进一步加强这种风味。因此,我买了两包八角茴香之后,用白砂糖熬出了一款新的糖浆。
自制八角茴香糖浆
这款极简萨泽拉克的配方和制作流程大致如下:
(1)萨泽拉克的第一步是洗杯,我选择用潘诺酒。对杯口使用“十字”喷雾法之后,再把杯子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中。
(2)2盎司的黑麦,我推荐使用诺记或者萨泽拉克本记的黑麦。这两款黑麦比瑞记黑麦都有着更好的厚度,因此在没有干邑这个外援的时候,它们可以更好的把这款酒的谷物风味给撑起来。
(3)佩肖苦精 4-6 dash。这确实算是很大的用量,但为了突出萨泽拉克这款的风味,我选择加到这个最大值。
(4)八角茴香糖浆1/4盎司。
(5)把上述原料放入搅拌杯中,加入冰块搅拌约18-25秒。从冰箱中取出带有潘诺酒喷雾的杯子,倒入酒液,装饰用柠檬皮卷挤一下擦抹杯边。萨泽拉克的柠檬皮可以选择放入杯中,也可以选择不放入杯中。
2. 丰满浓郁的萨泽拉克
如果说极简主义的萨泽拉克是一个干净利索的酒,那么这个配方的萨泽拉克就要尽量做到浓妆艳抹。为了达成这样一口感,我们同样需要从各个方面把味道的复杂程度提升上来。
(1)洗杯用酒,这次我们不再使用潘诺,而是使用苦艾酒。Herbsaint我没能从淘宝上买到,因此我买了一个个人觉得还不错的苦艾(迷失艾碧斯69度)。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只是为了做萨泽拉克,买个小瓶装完全够用。我买了一大瓶的苦艾酒到今天都没怎么用掉
(2)基酒这次我选择用干邑和黑麦的组合。黑麦使用瑞记,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它轻盈的特点;干邑选择用马爹利VSOP。大家注意不要用VS,那样还是显得太单薄,但也没必要用XO,那样基酒的酒体感觉又弱很多。
(3)佩肖苦精2dash,安高天娜苦精1dash。这是个很经典的组合,也正是Frizell所用的苦精比例。我感觉这样的组合风味要比单独用佩肖更加甜一些,并且多一些草药味。
(4)糖浆可以使用德糖,也可以使用用Turbinado和佩肖轻黄糖的混合糖浆(两种糖1:1)。
(5)把上述材料放入到搅拌杯,出酒即可。
这个配方其实是非常经典,在《鸡尾酒法典》上你也可以见到类似的版本。它的味道非常浓郁且丰满,它相较于那个极简版本的萨泽拉克能够提供更多的“其他味道”,比如一些干邑带来的水果以及苦精的草药风味,同时尾韵也更加柔和绵长。
3. 香蕉萨泽拉克
调酒师们试图对萨泽拉克改编的想法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这其中最为经典的改编版就是香蕉萨泽拉克(Bananrac)。
香蕉萨泽拉克缘起于一款的利口酒的推出,这就是吉发德的巴西香蕉利口酒(Giffard Banane du Brésil liqueur)。至于这款利口酒的评价,我也就不画蛇添足了,直接照搬《鸡尾酒法典》的意思就行——以前很多利口酒都试着添加香蕉要素,但都不咋样,吉记的这款香蕉利口酒在香蕉味道上做得好极了。Natasha David将它加入到了萨泽拉克的“甜味”当中,于是便诞生了这款香蕉萨泽拉克。这个酒的配方和制法在《鸡尾酒法典》都有记录,我也是复刻的这个版本:
(1)洗杯用茴香酒。
(2)基酒是瑞记1盎司,皮埃尔·费朗1840干邑1盎司。Natasha David原版是用 Old Overholt 和一款雅文邑 Tariquet VSOP Armagnac 。
(3)甜味部分是半盎司的香蕉利口酒,半盎司的德糖。但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甜味用量太高,大家做的时候可以考虑少放一些糖。
(4)这款酒不用苦精,香蕉发苦那就是要出事了(bushi)。
(5)出酒,然后装饰柠檬皮。
这个配方可以说是非常颠覆萨泽拉克的硬汉形象,但是这个风味的结合我个人觉得很巧妙,甚至有种铁汉柔情的感觉。香蕉的味道跟烈酒还是蛮搭配的,能够体现出浓郁的热带感觉,这个酒对一些不常喝烈酒鸡尾酒的人还是非常友好的。
愿每位爱Sazerac的朋友都找对自己爱的那一杯。
给JF老师打CALL!
扫描添加猎酒党
进入鸡尾酒交流群
▼ JF老师专栏 ▼
《Old Fashioned的老炮攻略》
⭐️猎酒党,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栏可查看各酒类图文内容,更多标签内容可点击右上角图标查看。
喜欢猎酒党请关注和星标我们,不然会错过哦!
Source link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info@newsforman.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newsform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