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几句心里话,算是有感而发吧,希望各位读者看完后都能重视起来。
前几天发小突然来找我,说家里的老母亲突发心肌梗塞,好不容易砸了17万,人才得以从ICU中抢救回来。
现在又被医生告知,要想保证母亲今后的生命质量,就必须再做一个心脏搭桥手术才行,至少还要再准备几十万。
发小这次来找我呢,就是想找我借些钱。
作为多年老友,我很想去帮助他,但同时心里又很纠结。
借钱吧,知道治病是个无底洞,还上这笔钱遥遥无期,自己手头也没那么宽裕,而且自己也有一家老小要养。
不借吧,心里又实在是过意不去……
说真的,在现实面前,我真的做不到和年轻时一样,把情谊看的比什么都重了。
最后拧巴了半天,还是微信转了1万块钱给他,想让自己内心好受点。
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 想听听您的看法。”
我的回复:
首先感谢这位粉丝对我的信任,我很能理解你内心的纠结,我之前也遇到过和你类似情况,最后处理的方式也和你差不多。
这种事情很难有标准答案,不必强求让每个人都满意。
我们大多数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背后谁都是顶着生活的巨大压力的。
我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要养,在现实面前,没法和年轻时一样把情谊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
另外,1万块虽然看似不多,但每一分都是我们的辛苦钱,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相信你的朋友也能理解你的难处。
毕竟,疾病、事故、意外都是人生旅途上的暗礁,指不定哪一天自己也会遇上,我们也需要提前为自己的家庭做好打算。
要知道,即使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只有0.1%,可遇上了,对一个家庭都是100%的伤害。
说到这里,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新闻:
江苏的吴先生,39岁,当了半辈子老师,安守本分,兢兢业业。而就在前几天突然出现在论坛上,请网友投票决定父亲的生死。
他父亲骑电动车不慎摔倒,没想到一次小意外竟造成了严重后果,脊椎受损、肺部感染。
从家乡转去省会城市的医院,做完两次手术休养半个多月后,父亲终于慢慢好转。
可是一家人刚出院回到金坛的家中,伤口却又突然开始化脓,同时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问题。
不得不再次住进ICU,一天花费少则两三千,多则五六千。
这时医生告诉吴先生,如果保守治疗,短期内他父亲就可能有性命之忧,有可能下周末都撑不到。
如果做开颅手术,康复的几率也很小,一百万花下去也不排除人财两空的结果。
虽然吴老师和妻子都有工作,父亲也有医保。
但医保能保的部分十分有限,加上后续未知的庞大治疗费与康复费用,这无疑是压在这个普通双薪家庭头上的一座大山。
为了省钱,吴老师六七十岁的老母亲甚至不愿意去住旅馆,一直在医院长椅上过夜,看着老人一把年纪还要受苦,作为儿子他实在是心疼。
但他除了是儿子,还是丈夫和父亲。
如果倾家荡产,举全家之力也没保住父亲,最后活着的孩子、妻子和他就要长期负债,承受居无定所,艰难度日的绝望。
种种考量,万般纠结,迟迟下不了决心的吴先生决定发起投票,将父亲的生死交给网友。
毫不意外,网络一片骂声:还没尽全力就让一群陌生人来决定亲爸的生死?这配当老师?
吴先生配不配当老师我不予置评,但凭借我多年的社会阅历,在“老人和小家之间怎么选”这个世界难题上,大多数人其实都会选后者。
孩子患病,家长大多会砸锅卖铁、不惜一切,而年迈父母患病,成年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现有生活是否会受影响。
因为当上有老、下有小时,“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试想,若能负担得起,谁会在老人与小家之间徘徊犹豫?谁会纠结于计算钱与生命哪个价值更高?
没进医院的你,根本不知道钱有多不经花。进了医院,你就会知道你的那点钱就像在长江里打了几个鸡蛋,根本拍不出啥浪花。
如今的我们,万事顺遂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还过得去。但意外一旦来临,大多都招架不住。
<span style="outline: 0px;max-width: 100%;font-size: 16px;color: rgb(89, 89, 89);letter-spacing: 0.25px;font-family: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Source link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info@newsforman.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newsform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