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汇离岸市场,就在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一路高歌猛进之时,今天突然玩了个跳水。
最大跌幅达到了-1.79%。
这个跌幅放在股票市场,稀松平常,但是在汇率市场却是个非常大的跌幅,因为汇率的波动本来就很小。
要想在外汇市场投资,必须上杠杆,比如10倍、20倍的,才能将汇率的波动放大。
我平常见到汇率波动1%幅度,都要点评一番,今天遇到这么大的震荡,势必要追寻下背后的原因。
可以拿来参照的行情品种是:美元指数。
它是美元兑一篮子发达经济体的货币的的综合汇率: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不包括人民币。
美元指数也回调了,但是最低幅度也才-0.88%。
在国际贸易格局没有突变,以及中美两国政治、经济的数日内的短期环境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跌幅超过了美元指数跌幅的1倍还多,必然是不同寻常的异动。
我个人猜测是:我国央行在离岸市场,动用外汇储备,卖出了美元,买入了人民币。
央行的类似行动,都是有规律和先兆的。
一般情况下,央行会先宣布一个稳定外汇,尤其是阻止人民币继续下滑的调控措施,然后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明决心,最后动用外汇储备,亲自下场干预。
比如这次,10月25日,央行、外汇监管局联合宣布,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今天,必然是配合调控措施而打出的组合拳:勿谓言之不预也。
外汇市场也对我国央行的风格,非常熟悉了,只要央行前一天发话了,大家也主动配合性地从第二个交易日内,不和铁拳硬碰硬,退避三舍。
一进一退,美元兑人民币的最大跌幅达到了-1.79%的幅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我也提醒过大家,虽然在短期,调控措施确实可以打断汇率的惯性走势、把市场的预期自我实现闭环给破坏掉,但是这并非是没有代价的。
毕竟,央行手里的外汇储备可是有限的,每一颗子弹都要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如果底牌和套路,被投资者摸得个底掉,那么央行卖出美元,使得美元兑人民币的价格下降的话,笃定美元最终还是要上涨的那批人,正好等来了在美元低价时抛售人民币、买入美元的抄底机会了。
所以,调控措施有没有用,关键在于看,市场上的主力投资者对汇率的中长期走势的判断。
强硬而难以持久的行政力量,确实可以扰乱市场自有行情的走势;
市场力量,虽然在短时间内的某个时间片段内,比较薄弱,但是胜在持久而有后续的弹性。
我依然相信市场的自发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我不预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终点在哪里,但是目前的价位,大概率不会是终点。
不信?
那我们等着瞧。
2
依照惯例,根据主流财经媒体报道、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下近期的市场热点。
先说美股的科技公司财报,再点评下A股重点公司的动态。
微软,发布2023财年第一季度报告:
营收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高于之前市场预估的495.6亿美元;
净利润176亿美元,同比是下降的,-14%。
营收增速高于了市场的预期,但是也是2017年以来各个季度中最弱增长;净利润下降创下了两年多来最低的纪录。
微软接近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强势美元意味着它所赚取的外币收入会转化为更少的美元。
如果不考虑汇率变动因素,Office软件所在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智能云、个人计算部门,营收全部高于市场的预期。
但是,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微软高管预计:汇率因素将继续造成全年销售增幅被砍掉5%,全年将面临8亿美元额外的能源/电力成本,;第二财季Azure销售增速季环比恐将放缓5%,个人电脑收入为145-149亿美元、运营开支143-144亿美元,会降低全年经营利润。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三季度财报:
营收690.9亿美元,同比增长6%,之前市场预估的是706.1亿美元;
净利润139.1亿美元,同比下降27%,之前市场预估的是169亿美元。
三大业务:
YouTube广告,收入为70.7亿美元,同比下降1.9%,低于市场预期;
搜索广告,收入395亿美元,同比增长4%,也低于预期;
有亮点的是云计算业务,收入68.7亿美元,同比增长37.6%,略高于预期。
微软对下一季度的业绩指引让市场信心受到伤害,Alphabet的本季业绩就已经让市场黯然了。
昨天盘后2家公司的股价就大跌了;
但是考虑到过去2个季度,美联储加息力度陡增、俄乌战争扰乱大部分西方国家的民生和企业规划,2家科技巨头的业绩和指引是可以接受的。
况且,微软的股价已经从347美元跌到了234美元;Alphabet从152美元,跌没了1/3多,已经只有97美元了。
后面随着美联储加息力度减弱,以及从2023年进入降息周期,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复苏,广告主和云计算客户的支出会自然加大。
文章写到此刻,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跌幅,已经收窄到-0.61%。
我判断,还会继续往上。
我们站在美股新一轮牛市的起点上。
3
A股虽然今天反弹了,幅度还不小,但是即使不谈宏大叙事,不再回顾前几天历史罕见的重大冲击事件,光是看一些市场关注度高的公司动态,就容易让人忧心忡忡。
邮政储蓄银行: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50亿元,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这家银行在登陆A股之前,已于2016年9月在香港市场上市,当时募资金额高达566.27亿港元,创下当年全球最大IPO纪录。2019年再度在国内A股市场IPO上市,募资金额高达327亿元人民币。如今又要在A股定向增发,募资450亿元。
这就是为什么大陆的银行股,在港股、A股估值不高的原因,因为无论它们在账面上赚取了多少亿的净利润,统统跟股东没有关系,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朝股市融资、圈钱。
在国内银行的眼里,港股、A股里的投资者,都是冤大头,都是它们的自动取款机。
这也是我非常鄙视国内某些研究所、投资机构,根据国内银行的财务数字来锚定其投资价值的。可笑至极。连投资学最基本的原理都忘记了。
东方财富,第三季度:收入32.53亿,增长-15.62%;净利润21.5亿元,同比-14.24%。
怪不得近期股价大跌,动不动日内超过10个点的跌幅,原来有人提前知道了业绩的内幕消息。
他们都说是互联网券商,具有互联网基因,成长性可以突破券商股的周期性。原来骨子里和传统券商一样,就是明显的周期股。
阳光电源:第三季度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55.14%。
但是仔细一看财务报表,定增贡献了财务费用-3.8亿元(收益),应收账款超100亿,存货超200亿,而前三季度的营收只有222亿元。
完全没法看,没有什么投资价值。
可是我们说了不算呀,就看坐庄的广发基金怎么进、怎么出了。
提升你的投资思维,关心你的财富走向。
没关注?请点击,关注公众号:
原创分享,笔耕不辍,只为助你财富增长。
请三连拍:点个「在看」、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