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过去的这个国庆节假期,游客蜂拥到泉州。一下子让泉州成了旅游热门目的地。我认识的人只要出去玩的,好像都去了泉州。
无码团队今年的团建目的地选择了泉州,团队在泉州玩了几天,已经安全返杭。
泉州是个不错的地儿,当然很好玩。但,也存在明显值得改进的地方。举个例子,对游客而言,交通就不友好。我是指,景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一般在一公里左右,很适合骑自行车,但泉州是没有其他城市都有的共享单车服务,只有一个叫 uBike 的本地租车服务,游客不能直接用手机租,扫码之后提示拨打一个本地电话开通账号,逗人玩儿呢这是?非要使用的话,只能用银行卡刷,这不是扯嘛。你自己做租车服务如果做得好也行,可这个服务又特别烂。游客根本没法用,搞这个花样目的何在?
有人说,既然景点之间距离都不远,那干脆步行不就得了?步行的话,导航软件显示 1000 米,实际上很可能会 1200 米或是到 1500 米,干走也走不到,更糟的是浪费时间,把时间花在景点或是喝喝咖啡不好吗? 就算腿脚好的,走上两三个地点也累得歇菜了。
有人或许觉得,泉州没有好用的公共自行车服务,那是因为泉州本地人都自备电动车或是摩托。这个结论我不好反驳,也或许存在因果关系。你没有用公共服务缓解出行压力,才会导致满大街都是两轮摩托在飞奔。
泉州还有一种「小白车」,一个人只需要两块钱,可以在固定的区域活动。也可以通过手机提前预约,一定程度缓解了交通压力。不过,并不是每个景点门口都能遇到。
那滴滴呢?有。不过,很少。打车并不算十分方便。
泉州城市不算小,经济也发达。总人口 800 多万,城镇人口 600 多万,这个规模,按理说治理能力应该不差,但从出行这个角度看,确实还差很远。我认为对游客的友好程度还远远不够。
另外,各个景点也基本没有完善的线上信息。别的不说,想查一下星期一都有哪些景点能进去,哪些场所会闭馆,连这个都不能方便查询到。
以上是关于「行」的方面不满意的地方。供以后要去泉州玩儿的朋友参考。
到了泉州,第一站去哪里?大多数游客可能直接选择西街然后开元寺。西街其实就是闲逛,但开元寺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的话,可能逛不明白。网上有一些所谓的攻略或是语音节目,可以充当导览。但这次和同事总结,都比较赞同第一站应该先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海交馆有两个地方,不做特殊说明的话,指的是泉州海交馆的本馆,另外还有个「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在开元寺内,目前并不开放。
博物馆内主要是要看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和泉州宗教石刻馆以及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这三个常设展。注意,每当看到文字介绍提及泉州景点的时候,重点记一下,或是拍个照,回头到各个地方游览的时候会用到。比如,天后宫里,还保留有两根印度教石柱。开元寺大雄宝殿前的月台束腰处有印度教风格的狮身人面浮雕。了解了这些在景点观看的时候,就能看得更明白一点。
不过我也发现,即使到了现在,网上的信息介绍和实际情况也还是有很大出入的,比如我查泉州崇福寺的资料,都提到说「崇福寺有两尊宋代石雕像,刻工精细传神。」可问题是,我走遍了崇福寺,包括问了僧人,都说没有这个东西。我试图通过网络查找这两尊石雕像的图也没找到。
泉州消费是真不贵,饮食也不错,气温不冷不热很适宜。没有疫情影响的话,有不少值得逛一逛的地方。
题图:飞机上俯瞰泉州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