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海淀买房人,比较务实,基本都围绕着教育资源做文章,而房子也因为学区溢价太严重,居住属性弱一些。
但朝阳不同,各方面都比较均衡。
商圈、公园、教育、医疗、国际化资源等等,大家更有多样性的选择。
身处朝阳,你可以站在中国尊的楼宇群中,感受繁花似锦;穿梭在三里屯街道,闻到独属于年轻人的潮流气息,而亚运村、朝阳公园、798,则能体会到人文与生态的韵味。
资源的丰富性撑起了人居的高度,人们对生活的精致感也有了更深刻的追求。
所以朝阳拥有北京最优质的改善居住板块,最多的豪宅群,以及最前沿的产品项目。
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终究是选择多了,纠结的点也就多了。
在我所接触的北京购房者中,朝阳人是最纠结的。
大家的诉求相通,在跨度如此之大的市场中,到底该如何选房?
我认为一定要关注一个点,future。
找到最有“未来感”的那只花朵,无论是对人居的理解,还是价值的成长,都会给买房人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01 朝阳第三极
什么叫做“未来感”?
如果用地段作为论述点,可以在朝阳找到丰富的案例。
40多年前,朝阳国贸还叫“大北窑”,到处是荒地草丛,破旧的工厂。
之后一路进阶为CBD,“金十字”和“黄金发展带”崭露头角,金融产业规模性成长,国贸坐稳“朝阳第一极”。
30多年前,北京人把望京叫做“酒仙桥西北边的村”,周边还有大片的农田。
2008年,首都T3航站楼开通,全球流量加速注入望京,整个朝阳北区多了一些国际化的生活气息。
之后便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入驻望京,掀起创新风潮,望京借此成功摘下了“北京第二极”的称号。
一路走来,朝阳都踩中了时代红利。
无论是国贸CBD,还是望京CBD,都是“未来”的见证者,它们一次次刷新板块GDP高度,促使八方资源汇集,让市中心浓度更加浓烈。
那么朝阳的下一个未来,“第三极”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其实在望京之后,朝阳以国贸为核心,向右半球化弧,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
奶西、崔各庄南、金盏北、王四营/豆各庄……都在跃跃欲试,想成为次级板块的中心区。
然而,2020年一纸规划打破了僵局。
国务院印发《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决定将东坝定义为世界级的“自贸区CBD”。
规划决定了基底和高度,东坝顺势站在了第三极的起跑线上。
我曾分析过背后的肌理,主要源于东坝的区位禀赋出众。
东坝位于朝阳东北方,与望京、国贸两大CBD,形成三点合围的犄角之势,又与首都机场、通州副中心左右逢源。
这对于新兴地来说,太重要了。地理上与几大核心资源点紧密相连,可以奇数倍提高资源的导入效率。
东坝还有两河交汇、69公顷滨河观景带、70公顷东坝中央公园以及16公顷社区级绿地公园。
这种不可复制的生态资源,会对整个朝阳甚至京城高端住宅市场,产生格局上的影响,决定了东坝人居的天花板。
区位上的天然优势,意味着东坝即使躺平,也可以通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两大CBD的超级卫星城。
然而朝阳对东坝的预期不止于此。
从规划的细节中可以看出,东坝的未来代表着一种新兴价值的崛起:
一方面要成为国际交往中心的绝对门户,二来要探索全新的居民生活方式。
02 东坝价值
围绕着第四使馆区,未来金盏将打通与国际资本的融通,规划一系列高精尖绿色产业,还有面向全球的金融体系。
这里未来会非常低密,拥有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和大尺度的生态绿化,未来代表着京城最国际化的形象,连接国外资源。
自贸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下,金盏会培育出强大的产业集群,从而虹吸人才,形成正循环,成为绝对的“对外门户”。
但我今天更想讲的是住在这里的生活状态。
很多人说,不就是住嘛,北京上下都一样,都是上班下班回家,有空了就去逛街看电影……
其实不然,东坝在规划之初,就想试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互联网和服务业爆发的年代,我们因便利,逐渐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面,尤其在北京这种高效率的城市中,每个人走路都是慢跑。
久而久之,人们开始变得孤独,好像是一个个为城市轮转的螺丝钉。
东坝为了改变这种陌生的环境,主张还原最原始最亲切的生活状态,从空间上入手,进行升级。
在其他的地区的街道上,年轻人神色匆匆,在车水马龙中擦肩而过,来不及停留。
而在东坝北西区的大街上,铺设了大体量的慢行通道,街道随处可见咖啡店、书店,繁荣的业态,宛如一个开放露天街区。
其他地区的街道上,街就是街,公园就是公园,所有空间都是割裂的。
但在这里,大规模连片的绿地草坪以及公园是融合在出行路径上的,你也可以在城市公园里散步,也可以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
国际化的居住氛围中藏着市井的烟火气,“轻松”的气息流淌在大街小巷,跟紧张的都市生活形成了良好的对冲。
这就是一种具有“未来感”的生活状态。
不过要想把这种“未来感”发挥得更加充分,我认为,还要去寻找最好的表现形式,那就是“T”。
03 未来社区
T就是TOD,近几年国内大火的一种开发模式。
它的内核是让城市配套像一根毛细血管一样,流动起来,触及到更多的人。
比如生活居所和地铁链接,让人们一出家门就融入发达的路网中,连接城市更丰富的资源,空间切换没有缝隙。
在东坝的北西区,有三轨交汇的天然优势,北岗子站与东风站更是形成了罕见的“双TOD”体系。
两大站点周边500米之内,布局了90%以上的城市功能、70%以上建设规模,无论是密度、广度、高度,都是京城独一无二的。
这与那种居住区连着地铁站,门口有几家商店的概念,完全不同。
所以在规划之初,业内人就揣测,这里一定会成为京城TOD趋势的一个标杆样本。
值得一说的是,京投发展成为了操刀者。
京投发展是TOD界的老江湖,之前在北京落子的公园悦府、琨御府,受到了不错的反响。
为了更好的在未来感区域内,表达人居与TOD的融合,京投发展交出了「北熙区」这张答卷。
「北熙区」是北岗子站的盖上社区,下面就是地下铁轨、地下商业和地下连廊。
在北熙区生活的居民,极大地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可以直接从地铁通道回家,也可以通过微中心的商业,来到上盖街区,甚至可以通过地上慢行系统,与城市联通。
盖上无缝对接“绿谷”,这一条横跨两个站点的无障碍生活街区,业态极度繁荣,包含了多种业态,街拍潮地、艺术店铺、宠物公园、休闲CLUB。
“绿谷”周边,还有学校、医院等城市公共配套,郁郁葱葱,满足居民的一切所需。
你可以不用开车,就可以找到丰富的美食,送孩子上学,就医看病,逛街购物。
<spa
Source link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info@newsforman.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newsforman.com.